(本文刊登在2012年12月31日《中国报》人人咖啡店)
朝鲜这个国家,对一般大马人而言,可说是个陌生的国度。虽说目前交通方便机票又便宜,但走遍千山万水而独缺朝鲜者,还是大有人在。会如此,应归功于美国的围堵和韩国文化扩张的成功。我们“哈日”之后疯狂“哈韩”,哪里还看得到朝鲜!
12月15日傍晚,我有幸参与在朝鲜大使馆举行的金正日将军逝世一周年追思会,可以近距离接触朝鲜人。追思会定于傍晚五点举行,我在4点50分及时赶到。只见大使馆铁闸紧闭,只开着容一人穿过的小门,门前有两个朝鲜人在张罗,根本不像在办公开活动 —- 也可能时间到了,打算关门。不过这也显示朝鲜人即使到了国外,还是非常小心谨慎、处事低调。
大使馆是一间独立式洋楼,客厅就充当会场,正面墙上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照片,两旁张贴多幅金正日生前活动彩照,布置简单却不失隆重。与会者不足百人,其中大部分是朝鲜人,本地人除了受邀前来表演的口琴队与华乐团约十人,纯粹参与者寥寥无几。比较意外的是见到来自台湾的孙苓献医生,他受东保企业之邀前来主持医保活动,应该是现场唯一的台湾人。
追思会仪式简单,只有筹委会主席张雅诰先生、以及曾旅游朝鲜的朋友和大使三人致辞,前二者用英语,大使当然讲朝鲜话。所有讲稿事先翻译妥当,讲英语时,投影朝鲜文;讲朝鲜语时,投影英文。张先生安排口琴队与华乐团分别演奏了几首朝鲜曲子,还有朝鲜妇女合唱了几首歌曲,简单庄严,整个仪式在一小时内完成。仪式虽然简单,但朝鲜人十分重视这个集会,男性基本上都着西装,妇女则穿上华丽的传统服装。他们要以最高的敬意,缅怀人民的英雄、国家的领袖。
从合唱团圆演唱时的悲声伤痛,以及参与者的哀伤神情,我们虽听不懂朝鲜话,却深深感受到他们对金正日的尊敬与热爱是出自内心。我们或许无法理解这种感情,但却必须加以尊重。朝鲜的民情、风俗、体制和我们相去甚远,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不同,才构成缤纷的世界。在这地球村时代,我们确实应该拥抱多元,放开眼界,去了解和接纳朝鲜人! ##
金正日将军逝世一周年追思会
(本文刊登在2012年12月31日《中国报》人人咖啡店)
朝鲜这个国家,对一般大马人而言,可说是个陌生的国度。虽说目前交通方便机票又便宜,但走遍千山万水而独缺朝鲜者,还是大有人在。会如此,应归功于美国的围堵和韩国文化扩张的成功。我们“哈日”之后疯狂“哈韩”,哪里还看得到朝鲜!
12月15日傍晚,我有幸参与在朝鲜大使馆举行的金正日将军逝世一周年追思会,可以近距离接触朝鲜人。追思会定于傍晚五点举行,我在4点50分及时赶到。只见大使馆铁闸紧闭,只开着容一人穿过的小门,门前有两个朝鲜人在张罗,根本不像在办公开活动 —- 也可能时间到了,打算关门。不过这也显示朝鲜人即使到了国外,还是非常小心谨慎、处事低调。
大使馆是一间独立式洋楼,客厅就充当会场,正面墙上挂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照片,两旁张贴多幅金正日生前活动彩照,布置简单却不失隆重。与会者不足百人,其中大部分是朝鲜人,本地人除了受邀前来表演的口琴队与华乐团约十人,纯粹参与者寥寥无几。比较意外的是见到来自台湾的孙苓献医生,他受东保企业之邀前来主持医保活动,应该是现场唯一的台湾人。
追思会仪式简单,只有筹委会主席张雅诰先生、以及曾旅游朝鲜的朋友和大使三人致辞,前二者用英语,大使当然讲朝鲜话。所有讲稿事先翻译妥当,讲英语时,投影朝鲜文;讲朝鲜语时,投影英文。张先生安排口琴队与华乐团分别演奏了几首朝鲜曲子,还有朝鲜妇女合唱了几首歌曲,简单庄严,整个仪式在一小时内完成。仪式虽然简单,但朝鲜人十分重视这个集会,男性基本上都着西装,妇女则穿上华丽的传统服装。他们要以最高的敬意,缅怀人民的英雄、国家的领袖。
从合唱团圆演唱时的悲声伤痛,以及参与者的哀伤神情,我们虽听不懂朝鲜话,却深深感受到他们对金正日的尊敬与热爱是出自内心。我们或许无法理解这种感情,但却必须加以尊重。朝鲜的民情、风俗、体制和我们相去甚远,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不同,才构成缤纷的世界。在这地球村时代,我们确实应该拥抱多元,放开眼界,去了解和接纳朝鲜人! ##
12 年 ago 时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