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评《2013-2025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》
《2013-2025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》公布后,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份影响未来13年教育发展走向的报告书,作出了分析,也提出了建议。留意教育问题者,对这份大蓝图应该有一定了解。其实,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份动用外国专家、花费巨大的《蓝图》,为我们画出了怎样的教育图像,它将带领国家的教育走向怎样的未来。
图像可能很美,但对于重视教育的华裔而言,这份大蓝图却和以前的各项蓝图、报告书、法令一样,不管辞藻如何华丽、内容如何不同,有一样东西始终不变,就是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、一种语言”的单元主义中心思想—-也可以叫作“同化政策”—- 充斥其间,政治干预教育,图穷匕见,那把锋利的单元主义匕首,由始至终贯穿在所有教育法令中,让非巫裔族群寝食难安,大大地防碍国民团结。
以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文是世界通例
从独立55年来的教育实践看来,我们的教育水平每况愈下、教育成果差强人意。事实证明,国阵政府实行了超过半世纪的教育政策并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、数学与科学水平。和亚洲其他非英语国家比较,我们各方面的表现都一直在往下跌。教育“成果”常年“失收”,其中一项最关键的问题是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开放,另一项致命的失误,就是没有顾及教育的原则,也就是以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文能够达到更高教育效果的教育原则。正如教育家严元章博士所说:“在人生上,母语教育比非母语教育更是好得多。人生能力方面,更易于养成学生两种重要的能力,这便是发表能力和思维能力。”“… 以母语为主要媒介语并且以母语为主要语言科的教育;那样的教育原是世界通例 …”(摘录严博士文章《母语与教育》)。
我国的教育政策违反世界教育通例,如何能够得出良好的效果呢?
增加国文课、边沿化华小
《大蓝图》建议大幅度增加华小的国文授课时间,从原本的180分钟,增加到570分钟,并规定从2014年开始,华小四年级以上采用国小的国文课程,致使华小生除了学习华文、英文外,还得用大量时间学习国文。国文课除了时间加长,课程也加深,试问在以华语华文为教学媒介的华小,学生那有可能掌握和国小一样的国文课程?强制华小采用国小的国文课程,不但不需要,也不合理,更是违反了教学原理,并走进“填鸭式”的死胡同。另一方面,这种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、一味增加国文上课时间的措施,只会大大加重学生的压力,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,弄巧反拙。
在国家强调提升数理的当下,华、印小学却要在繁重的语文课中打转,不仅不能学好数理、科学,也无法学好语文,语文能力较差的甚至连一语也掌握不来,造成“三语病重、数理低落”的“双输”情况,两头不到岸,华、印小学只能进一步被边沿化,而华、印校学生也会沦为国民教育的“弃儿”。
大幅增加国文课的隐忧
国阵五十多年的教育实践,除了边沿化华、印校,还到处充斥着种族主义,致使有巫裔老师叫华、印裔生“Balik Cina”(回去中国)、“Balik India”(回去印度)、说华、印裔生是 ”Pendatang“(外来者),更坏的是骂华裔 “Cina Gui”(中国鬼)等等。华裔在国民学校受尽歧视,即使进入国立大学,也一样备受欺凌。种族主义阴魂无所不在,导致种族关系紧张,“国民团结”沦为口号,只在需要时拿出来喊喊,执政者根本不想认真落实。
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,如果华小从四年级开始进修国小的国文课程,势必需要大量马来老师。这样一方面可以“解决”马来老师过剩问题(相对的,华文老师永远不够),另一方面则可影响华小的行政语言,增加使用国语去迁就不懂华语的马来老师,若再加上很多华裔老师不愿担任副校长,教育部培养的“具华文资格”马来老师可以顺理成章升任副校长,进而做校长,华小的马来老师就会越来越多,到时,食堂食物很可能得全面 HALAL,周五可能得上宗教课或让马来师生祈祷。华小就会全面变质并逐步被同化。
这样的担忧并非凭空想象,它是单元教育、种族主义政策的“最终目标”,五十几年来各方面的政策都是朝向这个目标前进,就算是由国内外专家草拟的《教育大蓝图》,也没有超越单元与种族的“轨道”。政治严重干预教育,被牺牲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和国家的未来。
语言是思想的符号
大幅度增加华小的国文授课时间,将影响母语母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,造成学生甚至连一种语言也掌握不好。语言能力低落,代表思考能力不强,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符号,没有足够的思考符号,如何能有深度的思考?思考能力也代表创造、创新能力。学生应该先掌握第一语言,即母语,打好基础,再学习第二语言,才能有足够的语言能力。用深奥冗长的非母语课程,拉低学生的母语掌握能力,从而降低其思考能力,由此拉低其创造、创新能力,长久下去,必然降低民族素质,使大多数族人成为受制于人的打工族,或不善思考的点头族。因此,大蓝图表面上是为了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,对非巫裔而言,却无异是居心不良的“愚民政策”。
从国家独立五十多年来各领域的“土著优先”措施来看,我们有理由相信,拉低华、印民族素质,也和单元主义的同化政策一样,是权力集团“核心价值”的一部分。
天生我才必有用
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·加德纳博士(Prof. Dr. Howard Gardner)的研究,人有“多元智能”,打破了以往智力单一论(IQ理论)。他把人的不同智能总括成八类,即:语言智能、逻辑数学智能、视觉空间智能、体觉智能、人际智能、内省智能、音乐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。他的理论在1983年提出,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践,已经证明合乎客观情况,而通过精密的电脑程序,这些智能可以被准确的“计算”出来。比如拿督李宗伟,其体觉智能一定很高;星云法师则是内省智能一流的表率。人的智能“写”在指纹上,通过指纹检测,准确度超过百分之八十。语言智能高到可以“精通三语”者,应该不会超过百分之十。
即使不用电脑检测指纹,只要细心观察,我们不难发现,人的智能大不相同(有人称之为“天份”),数学逻辑只是其中一项。大蓝图偏重科学数理,教育部长也宣布给报读理科的学生家长税务优惠,这对那些具备逻辑数学智能者是大好消息,但对具备其余七项智能的学生而言,却十足不公平。天生我才必有用,才智既是天生的,教育部怎能厚此薄彼、歧视文科生及其他才艺者?
有些“用脚趾思考”的种族主义份子不断强调单一语言可以促进国民团结,实际上,不公平的教育政策,才是破坏团结的罪魁祸首。从国家五十多年的教育历史看,独尊国语政策不仅不能达致国民团结(同文、同种、同宗教的“土著”分别主导三大政党,政纲大不相同,证明了单一语言无法促进团结),也无法提升教育效果(《大蓝图》的调查数字可以证明)。“英语教数理”的失败,很好的凸显了母语教育的优越性。这是不能抹煞的“世界教育通例”,它不会随着种族主义分子的主观愿望而转移。
教育的宗旨是“成人又成才”
华人重视教育,现在则是全民都重视教育,那么,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什么呢?笼统而言,大抵是“培养人才”。至于培养怎样的人才,可就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教育家严元章博士在《中国教育思想源流》一书“宗旨论”中的一段话:“教育的总任务,是‘成人’又‘成才’”简单明了的为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。那么,要成为怎样的人呢?严博士认为:“教育的宗旨基本上是学做人,…… 学做道德的人”。怎样才是“道德的人”呢?严博士引用孔子的见解:“只要不见利而忘义,不见危而逃命,穷困久了也还守得住平日的言诺,也算得是‘成人’了。”标准相当高。我觉得孔子的另一句话应该更实际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只要能做到,就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。但从眼下治安败坏、贪腐横行的情况看,满目都是“己所不欲施于人”,私利大于一切,他人死活、甚至国家死活,都不在考虑范围。要做到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,还需加强教育。
至于“成才”,严博士的见解也最实际:“学的人只要学到一样谋生的本领,能够自食其力,便是‘成才了’。”(摘自严元章博士《中国教育思想源流》“宗旨论”)可惜我们的教育制度缺少“因材施教”;家长心态是很不实际的“成龙成凤”,造成孩子们在僵硬的教育环境下,不成人又不成才,自然而然沦为社会罪人。近年治安日益败坏,攫夺、打抢、偷窃、强奸、杀人……无日无之。试问,在这些作奸犯科的人里面,难道多数不是既无道德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教育失败产物?
“赢在起跑点”与“输在终点”
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制度,以及功利至上的社会心理,造成我们的学校、老师、家长们都是以分数定优劣。孩子们在分数的主宰下,早早被定格为“乖”或“坏”;“聪明”或“笨蛋”;“精英”或“普通”。再加上样貌的差异、家境的不同或父母的教育水平高低,学生在成长过程中,可谓一路坎坷,看不到多少“好风光”。若再加上种族、宗教、语言等方面的不同,问题更多。家长和学校为了“孩子的前途”,入学年龄越来越小、要孩子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,千方百计要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点”,殊不知这种不顾孩子天生才艺(通常表现在其特别有兴趣或有把握的事情或科目上)的教育方法,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点”,不过因为缺乏兴趣和相关才智,却更可能让他们“输在终点”。
《2013-2025大马教育发展大蓝图》的目标是为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,让大马的孩子们能够迎合21世纪的需求,主观愿望是好的,但因为主导思想依然离不开“独尊国文”的单元主义旧框框,加上根深蒂固的“行政偏差”,实行起来恐怕会走上“传统”的老路:华而不实、虎头蛇尾,“赢在起跑点”而“输在终点”。
总而言之,要搞好教育,就必须杜绝“政治干预教育”,让教育回归教育,明确教育的宗旨,尊重母语教育,因材施教,以更开明的态度,接纳人民的意见,将藏在大蓝图内的不公平、不开放、不利华、印学校的条文完全删除,我国的教育水平才有望在相对低落的位置上,“止跌回扬”,赶上周边国家的水平。##
教育大蓝图,图穷匕乃见
~ 评《2013-2025马来西亚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》
《2013-2025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》公布后,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份影响未来13年教育发展走向的报告书,作出了分析,也提出了建议。留意教育问题者,对这份大蓝图应该有一定了解。其实,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份动用外国专家、花费巨大的《蓝图》,为我们画出了怎样的教育图像,它将带领国家的教育走向怎样的未来。
图像可能很美,但对于重视教育的华裔而言,这份大蓝图却和以前的各项蓝图、报告书、法令一样,不管辞藻如何华丽、内容如何不同,有一样东西始终不变,就是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、一种语言”的单元主义中心思想—-也可以叫作“同化政策”—- 充斥其间,政治干预教育,图穷匕见,那把锋利的单元主义匕首,由始至终贯穿在所有教育法令中,让非巫裔族群寝食难安,大大地防碍国民团结。
以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文是世界通例
从独立55年来的教育实践看来,我们的教育水平每况愈下、教育成果差强人意。事实证明,国阵政府实行了超过半世纪的教育政策并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、数学与科学水平。和亚洲其他非英语国家比较,我们各方面的表现都一直在往下跌。教育“成果”常年“失收”,其中一项最关键的问题是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开放,另一项致命的失误,就是没有顾及教育的原则,也就是以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文能够达到更高教育效果的教育原则。正如教育家严元章博士所说:“在人生上,母语教育比非母语教育更是好得多。人生能力方面,更易于养成学生两种重要的能力,这便是发表能力和思维能力。”“… 以母语为主要媒介语并且以母语为主要语言科的教育;那样的教育原是世界通例 …”(摘录严博士文章《母语与教育》)。
我国的教育政策违反世界教育通例,如何能够得出良好的效果呢?
增加国文课、边沿化华小
《大蓝图》建议大幅度增加华小的国文授课时间,从原本的180分钟,增加到570分钟,并规定从2014年开始,华小四年级以上采用国小的国文课程,致使华小生除了学习华文、英文外,还得用大量时间学习国文。国文课除了时间加长,课程也加深,试问在以华语华文为教学媒介的华小,学生那有可能掌握和国小一样的国文课程?强制华小采用国小的国文课程,不但不需要,也不合理,更是违反了教学原理,并走进“填鸭式”的死胡同。另一方面,这种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、一味增加国文上课时间的措施,只会大大加重学生的压力,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,弄巧反拙。
在国家强调提升数理的当下,华、印小学却要在繁重的语文课中打转,不仅不能学好数理、科学,也无法学好语文,语文能力较差的甚至连一语也掌握不来,造成“三语病重、数理低落”的“双输”情况,两头不到岸,华、印小学只能进一步被边沿化,而华、印校学生也会沦为国民教育的“弃儿”。
大幅增加国文课的隐忧
国阵五十多年的教育实践,除了边沿化华、印校,还到处充斥着种族主义,致使有巫裔老师叫华、印裔生“Balik Cina”(回去中国)、“Balik India”(回去印度)、说华、印裔生是 ”Pendatang“(外来者),更坏的是骂华裔 “Cina Gui”(中国鬼)等等。华裔在国民学校受尽歧视,即使进入国立大学,也一样备受欺凌。种族主义阴魂无所不在,导致种族关系紧张,“国民团结”沦为口号,只在需要时拿出来喊喊,执政者根本不想认真落实。
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,如果华小从四年级开始进修国小的国文课程,势必需要大量马来老师。这样一方面可以“解决”马来老师过剩问题(相对的,华文老师永远不够),另一方面则可影响华小的行政语言,增加使用国语去迁就不懂华语的马来老师,若再加上很多华裔老师不愿担任副校长,教育部培养的“具华文资格”马来老师可以顺理成章升任副校长,进而做校长,华小的马来老师就会越来越多,到时,食堂食物很可能得全面 HALAL,周五可能得上宗教课或让马来师生祈祷。华小就会全面变质并逐步被同化。
这样的担忧并非凭空想象,它是单元教育、种族主义政策的“最终目标”,五十几年来各方面的政策都是朝向这个目标前进,就算是由国内外专家草拟的《教育大蓝图》,也没有超越单元与种族的“轨道”。政治严重干预教育,被牺牲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和国家的未来。
语言是思想的符号
大幅度增加华小的国文授课时间,将影响母语母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,造成学生甚至连一种语言也掌握不好。语言能力低落,代表思考能力不强,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符号,没有足够的思考符号,如何能有深度的思考?思考能力也代表创造、创新能力。学生应该先掌握第一语言,即母语,打好基础,再学习第二语言,才能有足够的语言能力。用深奥冗长的非母语课程,拉低学生的母语掌握能力,从而降低其思考能力,由此拉低其创造、创新能力,长久下去,必然降低民族素质,使大多数族人成为受制于人的打工族,或不善思考的点头族。因此,大蓝图表面上是为了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,对非巫裔而言,却无异是居心不良的“愚民政策”。
从国家独立五十多年来各领域的“土著优先”措施来看,我们有理由相信,拉低华、印民族素质,也和单元主义的同化政策一样,是权力集团“核心价值”的一部分。
天生我才必有用
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·加德纳博士(Prof. Dr. Howard Gardner)的研究,人有“多元智能”,打破了以往智力单一论(IQ理论)。他把人的不同智能总括成八类,即:语言智能、逻辑数学智能、视觉空间智能、体觉智能、人际智能、内省智能、音乐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。他的理论在1983年提出,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实践,已经证明合乎客观情况,而通过精密的电脑程序,这些智能可以被准确的“计算”出来。比如拿督李宗伟,其体觉智能一定很高;星云法师则是内省智能一流的表率。人的智能“写”在指纹上,通过指纹检测,准确度超过百分之八十。语言智能高到可以“精通三语”者,应该不会超过百分之十。
即使不用电脑检测指纹,只要细心观察,我们不难发现,人的智能大不相同(有人称之为“天份”),数学逻辑只是其中一项。大蓝图偏重科学数理,教育部长也宣布给报读理科的学生家长税务优惠,这对那些具备逻辑数学智能者是大好消息,但对具备其余七项智能的学生而言,却十足不公平。天生我才必有用,才智既是天生的,教育部怎能厚此薄彼、歧视文科生及其他才艺者?
有些“用脚趾思考”的种族主义份子不断强调单一语言可以促进国民团结,实际上,不公平的教育政策,才是破坏团结的罪魁祸首。从国家五十多年的教育历史看,独尊国语政策不仅不能达致国民团结(同文、同种、同宗教的“土著”分别主导三大政党,政纲大不相同,证明了单一语言无法促进团结),也无法提升教育效果(《大蓝图》的调查数字可以证明)。“英语教数理”的失败,很好的凸显了母语教育的优越性。这是不能抹煞的“世界教育通例”,它不会随着种族主义分子的主观愿望而转移。
教育的宗旨是“成人又成才”
华人重视教育,现在则是全民都重视教育,那么,教育的宗旨应该是什么呢?笼统而言,大抵是“培养人才”。至于培养怎样的人才,可就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。教育家严元章博士在《中国教育思想源流》一书“宗旨论”中的一段话:“教育的总任务,是‘成人’又‘成才’”简单明了的为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。那么,要成为怎样的人呢?严博士认为:“教育的宗旨基本上是学做人,…… 学做道德的人”。怎样才是“道德的人”呢?严博士引用孔子的见解:“只要不见利而忘义,不见危而逃命,穷困久了也还守得住平日的言诺,也算得是‘成人’了。”标准相当高。我觉得孔子的另一句话应该更实际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只要能做到,就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。但从眼下治安败坏、贪腐横行的情况看,满目都是“己所不欲施于人”,私利大于一切,他人死活、甚至国家死活,都不在考虑范围。要做到“己所不欲、勿施于人”,还需加强教育。
至于“成才”,严博士的见解也最实际:“学的人只要学到一样谋生的本领,能够自食其力,便是‘成才了’。”(摘自严元章博士《中国教育思想源流》“宗旨论”)可惜我们的教育制度缺少“因材施教”;家长心态是很不实际的“成龙成凤”,造成孩子们在僵硬的教育环境下,不成人又不成才,自然而然沦为社会罪人。近年治安日益败坏,攫夺、打抢、偷窃、强奸、杀人……无日无之。试问,在这些作奸犯科的人里面,难道多数不是既无道德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教育失败产物?
“赢在起跑点”与“输在终点”
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制度,以及功利至上的社会心理,造成我们的学校、老师、家长们都是以分数定优劣。孩子们在分数的主宰下,早早被定格为“乖”或“坏”;“聪明”或“笨蛋”;“精英”或“普通”。再加上样貌的差异、家境的不同或父母的教育水平高低,学生在成长过程中,可谓一路坎坷,看不到多少“好风光”。若再加上种族、宗教、语言等方面的不同,问题更多。家长和学校为了“孩子的前途”,入学年龄越来越小、要孩子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,千方百计要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点”,殊不知这种不顾孩子天生才艺(通常表现在其特别有兴趣或有把握的事情或科目上)的教育方法,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点”,不过因为缺乏兴趣和相关才智,却更可能让他们“输在终点”。
《2013-2025大马教育发展大蓝图》的目标是为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,让大马的孩子们能够迎合21世纪的需求,主观愿望是好的,但因为主导思想依然离不开“独尊国文”的单元主义旧框框,加上根深蒂固的“行政偏差”,实行起来恐怕会走上“传统”的老路:华而不实、虎头蛇尾,“赢在起跑点”而“输在终点”。
总而言之,要搞好教育,就必须杜绝“政治干预教育”,让教育回归教育,明确教育的宗旨,尊重母语教育,因材施教,以更开明的态度,接纳人民的意见,将藏在大蓝图内的不公平、不开放、不利华、印学校的条文完全删除,我国的教育水平才有望在相对低落的位置上,“止跌回扬”,赶上周边国家的水平。##
12 年 ago 华教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