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和为贵?

新院风波,从骂战到打人,一直有人(包括“元老”)念念有词∶以和为贵,以和为贵。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,“和”地位崇高,耳熟能详的好话就有∶和气生财,家和万事兴,天时地利人和,信义和平等等。当然,能“和”最好,但有些情况是越和越遭,如新院风波。

新院风波刚开始,叶新田选择沉默或不现身,不就是一种本着“和为贵”精神避免正面冲突的做法吗?结果被骂得更凶,骂他者讥笑他是“缩头乌龟”,各种诬蔑、抹黑更是排山倒海而来,各路朋党发文告、开讲座、写专栏….越骂越起劲,致使院内小事化成华社大事,“和为贵”变成“和稀泥”。

后期叶学乖了,不再“和稀泥”,对乱骂他“华教败家子”的吴建成提出法律诉讼,要这类随意骂人者受到法律制裁,许多人拍手叫好。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让那些家伙闭嘴。另一方面,这类“华教斗士”欺善怕恶,你一软,他就硬;你一硬,他就软。在法律面前,他们不敢嚣张。他们不再嚣张,华教、华社才能风平浪静,也才能“和”。

风波演变成使用暴力,报警备案、凶徒自首。很多人又站出来大念“和为贵”咒语,要叶原谅被告,接受道歉,说人家年纪小(22岁,还小!),一时冲动,别毁了他一生(毁他一生者,是他本人,还有制造仇叶情绪者) ….好像被告才是受害人,而叶反而成了加害者了。笑话!蓄意伤人都可原谅,你们不是在怂恿被告继续犯错吧?他还能改过吗?他还能分得清是非黑白吗?你们是在开导还是在误导?为了包庇,要受害人吃亏到底,甚至严重受伤也要“和为贵”,实在太恐怖了!

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算了,叶新田的处境会更不妙。蓄意伤人都可原谅,以后被告可以杀人了!还有,鼻、眼、耳、喉相互牵连,内部结构复杂,那么重的一击,伤害很可能是长久性的,今后难保没有后遗症。被告选择脸部最脆弱的鼻子下手,十分心狠手辣,绝非“小孩”行为。包庇罪犯,有如同谋。其实,只有被告受到严惩,才能让他真正醒悟。在暴力面前对受害人大谈“以和为贵”,等同鼓吹暴力!元老元少,糊涂糟糕!

对待谩骂、暴力,唯有反击,才能摆平,一味“以和为贵”,完全无于解决问题。老生常谈,轻而易举。把老生常谈捧为圭臬,“捧者”随时一走了之,“老生”可就晚节不保了。♣